2022年12月11日,一场PRP学术交流的饕餮盛宴—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30周年院庆康复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华西康复国际论坛—可视化PRP技术实操培训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温江院区举行。我院PRP综合治疗科医护人员参加了学术交流会。
为更好地服务患者,实现PRP治疗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新的突破,我院PRP综合治疗科对PRP治疗的前沿和进展高度关注。在杨顺杰博士及胡国英护士长带领下,我院10余名医护人员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会。
会上,我院医护人员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科PRP治疗团队医护人员就可视化PRP技术应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交流,并共同探讨了PRP的制备原理及方法、RPP相关研究进展、PRP治疗适应症、可视化PRP技术在肩肘关节、脊柱疾病、压力性创面治疗、皮肤和毛发再生、颜面部美容等方面的应用。
此次学术交流会议,将为我院学科发展提供新的机遇,加强了医务人员的学术交流,对提高我院医护团队应用PRP治疗各类疾患取得更好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,为医疗质量的保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今后,我院将继续秉承初心,不断接轨学术界前沿,在学术碰撞中激发自信、保持热情!
关于PRP
PRP即富血小板血浆(Platelet-rich plasma),是通过梯度离心的方法从全血中提取出来的血小板浓缩物,作为自体血小板的浓缩来源,其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,具有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。人体组织器官损伤后具备自身修复的调节机制,PRP治疗能够促进和改善人体组织自身修复的过程。
PRP首次由Rajkowski.于1954年报道,1957年Kingsley在Nature杂志上首次提出PRP概念。1974年,Ross发现血小板激活后的上清液可加速细胞的有丝分裂,促进细胞增殖,从此打破了血小板只有促凝血功能的固有认识。1978年,Witte将这种能促进细胞增殖的因子命名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(PDGF)。
随后的几十年中,各种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,如转化生长因子β(TGFβ)、胰岛素生长因子(IGF)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(bFGF)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(VEGF)等被发现,为血小板的非止血功能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90年代后期,“再生医学”被提出,并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。
PRP包含在再生医学中,它可以提供组织再生的细胞、生长因子和支架,在临床治疗中已经广泛应用于骨肌系统病损、运动损伤、创伤修复、医疗美容、口腔颌面修复、糖尿病足和妇产科领域等,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。
关于我院PRP综合治疗科
成都锦欣爱囝医院PRP综合治疗科作为西南地区为数不多的PRP综合治疗中心,医疗硬件设施齐全,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医护团队。
我院PRP综合治疗科现有全职和兼职医师共12人,其中博士后2人,博士5人,硕士3人,本科2人;具有高级职称3人,中级职称5人,初级职称4人。全职护理人员7人,均具有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,其中高级职称1人,中级职称2人,初级职称4人。
PRP综合治疗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勇于开拓创新,践行医护的使命与担当,必将为西南地区广大患者带来健康福音。